馬可福音 2:13-17

October 1st, 2011 No comments

誰有病?

耶穌基督呼召利未時,他正坐在稅關上,代表著外來的統治者對猶太人的壓迫,耶穌不但呼召他,並且到他的家中,與更多與他一樣的稅吏與罪人一同吃飯。這行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象徵,因為在當時的文化之中,一同吃飯表示緊密的相交。而經文之中也清楚地指出這些人跟隨了耶穌 (2:15),可見在神的國度之中,是不應該分政治的階級和黨派,只要是願意跟隨耶穌的,祂都是同樣地接納他們。

相反地,法利賽人中的文士,卻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宗教和政治理想,對這些稅吏存著歧視,也因為這樣,他們不能明白神的真正公平的救恩,只知對這些在政治和宗教上他們不能接納的人作出批評。

耶穌對他們的回應,可能有一點語帶雙關,祂說:『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、有病的人纔用得著.我來本不是召義人、乃是召罪人。(2:17)』究竟誰是祂口中所說的病人呢?是那些知道自己的需要而到主的面前的稅吏,還是那些不願意面對自己問題的法利賽人呢?

在今日多元化的社會之中,存在著很多站在不同立場上的人,我們對於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,是像稅吏地願意跟隨耶穌基督,還是像法利賽人只懂得批評呢?

Categories: 一般消息, 靈修分享 Tags:

馬可福音 2:1-12

September 23rd, 2011 No comments

福音的代價:

剛剛開學,各方面都需要適應,希望盡快可以重新投入教學事奉之中。

在最近所接觸的事件之中,重新要認定事奉神所要付出的代價,要跟隨耶穌,就需要肯付上。

在馬可福音二1-12,聖經開始記載一連串的事件,主題都是耶穌基督與當時的宗教領袖與傳統之間的衝突。在當中,我們可以看到耶穌為著要堅持清楚地傳福音的真理,以至自己要付上沉重的代價。

馬可二1告訴我們耶穌又回到迦百農,並且有人知道祂是在房子裡 (ἐν οἴκῳ),有譯本將這片語翻作『在家裡』。雖然經文之中沒有交待這是誰的家,但因為迦百農是耶穌基督傳道初期的大本營,因此就算這不是祂本來的家,也是祂正居住的所在。但在這『家』裡,耶穌卻是被重重圍困,而且也被猶太的宗教領袖所監視,不能享受到回家的休息。另外,當有人要將那位癱子帶到耶穌面前時,就連祂的『家』也要被拆毀。

不但如此,在祂要真正解決這癱子的問題時,又受到在座的宗教領袖所挑戰,而因為祂堅持福音的真義,以至種下這些人後來要除滅祂的種子。

這段經文的分享比原本計劃延遲了兩個星期,其中當然是上面所提的開學忙碌的藉口,但更主要的,是我未想通怎樣應用這段經文的內容。我們可以從癱子的角度出發,看到他對朋友的信任,也可以從這人的朋友的角度出發,看到他們為朋友付出努力,也看到他們將癱子帶到耶穌面前的信心。在思想兩個多星期後,發現這個段落主要是將耶穌的榜樣放在讀者的眼前,讓我們開始認識跟隨耶穌基督的代價。

耶穌基督為著服侍人的需要,犧牲了祂的私人空間,而且更為著要使人得到真正的醫治,不單在肉身上,也是在靈性上的醫治,開始埋下了要走上十字架道路的種子。

我們跟隨耶穌基督的人,又當如何走我們的路呢?

Categories: 一般消息, 靈修分享 Tags:

馬可福音 1:39-45

September 10th, 2011 No comments

『我願意』?

當我初看馬可福音時,有時會不經意地越過這段經文,看完上一段耶穌在清晨到曠野禱告後,就轉到第二至三章的對抗故事之中,而這一段好像只是一個過場的敘述,記載耶穌基督在加利利各城中傳道趕鬼的事。

但當我們留意上文的結束與這段結束的對比,就發現一個很大的差別。在1:38中,耶穌說:『我們可以往別處去、到鄰近的鄉村、我也好在那裡傳道.因為我是為這事出來的。』但在這段的結束時,耶穌卻『不得再明明的進城、只好在外邊曠野地方』。耶穌到曠野禱告的目標,是要到加利利的各鄉村去傳道,但結果卻是要回到曠野去。

使耶穌基督不能達到祂原本目標的原因,就是祂對這個來到祂面前,長大痳瘋的人說『我願意』(θέλω, 和合本譯作『我肯』,KJV: “I will”)。因為祂願意,所以改變了祂本來的計劃,回到了祂本來的起步點之中,而且這地方是一個在故事之中代表著困難與試練的地方。可見祂的願意,是按著祂來到世上的一貫精神,為著別人得到醫治,將自己放下,為著別人的益處,自己謙卑。

今日,我們會很容易地說『我願意』,但是否真正願意負擔起因為這樣的承諾所帶來的責任,特別是當這承諾的後果會使我們不能達到自己的個人目標,甚至是要付上沉重的代價呢。

Categories: 一般消息, 靈修分享 Tags:

馬可福音 1:35-38

August 27th, 2011 No comments

所為何事?

在這段經文之中,我們看到耶穌基督在清晨的時間,出到曠野去禱告。很多時我們都會將主意力放在耶穌早起禱告的榜樣之上,看到他決意地起來,在別人還是在睡夢之中時,就與上帝親近。這也確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。

不過,這段經文的重點信息,是在耶穌基督這個行動所帶來的後果和對話。在1:36-37,我們看到耶穌的門徒,緊張地『追』(καταδιώκω)耶穌,這動詞在新約之中,只有出現在這裡的一次,在舊約希臘文譯本之中,共出現了91次,大部份都是在對敵的處境中所用的,描述追趕仇敵的行動,這字將門徒與耶穌放在對立的位置,暗示他們之間的衝突。

門徒找到耶穌,說:『眾人都找你』,這句話反映他們的焦點,是在於面前的人的需要,也因為是『眾人』而被看重。這是我們很自然的態度,看到很多人需要,就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優先。

耶穌基督的回應,卻很清楚地申述祂有一個更高的優先次序,祂是要到各處傳道,並且解釋祂是『為這事』(εἰς τοῦτο)出來的。

我們每日的行動,是否都可以如耶穌一樣,能夠清楚申明所為何事呢?

Categories: 一般消息, 靈修分享 Tags:

網際網絡對希臘文的挑戰

August 27th, 2011 No comments

經過幾日的努力,終於成功地將我的網站設定更改,以至由它所提供的內容之中,可以在大部份的瀏覽器之上,清楚地看到所寫的希臘文和希伯來文內容。

在這以前,不斷都有在網誌、網上注釋、及教學網站之中使用希臘文,一直都沒有特別思想到別人是否看得到。因為自己的電腦之中已經安裝了有關的字體,而我常用的瀏覽器對於處理這些不同語文的能力也很好。對那些在他們電腦上看不到希臘文的人,我的回應是要他們自己安裝有關字型。

直到最近開始使用平板電腦,才突然發現不能將字型安裝在其中,除非是強行更改其作業系統,這是我不願意做的事。從此也想到其實也有很多人是沒有安裝字型的決定權,瀏覽我網頁的人,可能需要使用他人提供的電腦,或是用公共地方的電腦,在這些地方他們是沒有權安裝任何軟件在電腦之中,以至看我的內容時,便會出現有些方格。

解決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,只要我在網站中提供可以在網上使用的字型,並且在”style sheet”之中指定這些字型在網站中的位置,當文章使用這些字型時,瀏覽器就會從網站傳送相關的字型資料,然後顯示在他們的電腦上。

有興趣的人可以嘗試瀏覽以下網頁,若不能正確顯示請告訴我。
http://www.rpbibleclass.com/wordpress/?p=456

這經驗也帶來一些反省。很多時我們預備講道和教導時,都會努力花時間去預備自己所要講的內容,但卻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去關注聽的人是否可以接收到所傳的信息。原來要確保每人都可以聽到,是要花很多心思和時間的。

Categories: 一般消息, 靈修分享 Tags:

test fonts

August 23rd, 2011 No comments

Hebrew using method 1: אַ֥שְֽׁרֵי־הָאִ֗ישׁ אֲשֶׁ֤ר׀ לֹ֥א הָלַךְ֘ (Psa 1:1a WTT)

Hebrew using method 2: אַ֥שְֽׁרֵי־הָאִ֗ישׁ אֲשֶׁ֤ר׀ לֹ֥א הָלַךְ֘ (Psa 1:1 WTT)

The first two should display correctly on most computers and browsers.

Hebrew using method 3: אַ֥שְֽׁרֵי־הָאִ֗ישׁ אֲשֶׁ֤ר׀ לֹ֥א הָלַךְ֘ (Psa 1:1 WTT)

This should not work except on a few cases.

Hebrew using method 4: אַ֥שְֽׁרֵי־הָאִ֗ישׁ אֲשֶׁ֤ר׀ לֹ֥א הָלַךְ֘ (Psa 1:1 WTT)

Method 4 should work.

Hebrew using no style: אַ֥שְֽׁרֵי־הָאִ֗ישׁ אֲשֶׁ֤ר׀ לֹ֥א הָלַךְ֘ (Psa 1:1 WTT)

This last one should not work.

Greek using method 1:Ἀρχὴ τοῦ εὐαγγελίου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 (Mar 1:1 BGT)

Greek using method 2:Ἀρχὴ τοῦ εὐαγγελίου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 (Mar 1:1 BGT)

These 2 should work.

Greek using no style: Ἀρχὴ τοῦ εὐαγγελίου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 (Mar 1:1 BGT)

This should not work.

Categories: 一般消息 Tags:

馬可福音 1:29-34

August 19th, 2011 1 comment

『立刻告訴耶穌』(1:30, 新譯本)

在這段經文之中,分成了兩部份,第一部份是耶穌醫治西門的岳母,而第二部份是耶穌醫治眾人帶到耶穌面前的生病及被鬼附的人。兩部份共同的特點,是有人把握時機,將需要帶到主耶穌基督面前。

在第一部份,當耶穌進到西門的家,他們就立刻將西門岳母有病的需要告訴耶穌,和合本的翻譯沒有將這立刻(εὐθὺς)的意義表達出來,但在大部份其他譯本之中,都有反映這個在馬可福音之中重要的字。這即時的行動一方面反映他們看重西門岳母有病的需要,另一方面也顯示出他們對耶穌基督的信心。

在第二部份,我們看到在黃昏時,眾人將全城中很多有需要醫治的人都帶到耶穌面前,而耶穌也一一將他們醫好。在馬可的敘述之中,他用了一個雙重的方法描述當時的時間,這次新譯本可能為了簡化,只說是『到了黃昏』,反而和合本『天晚日落』就更反映原文之中以兩個子句來描述對這時間的表達(Ὀψίας δὲ γενομένης, ὅτε ἔδυ ὁ ἥλιος)。因為當天是安息日,日落標誌著安息日的結束,是群眾可以開始工作的時候。馬可的敘述,讓我們看到這些人是把握第一時間的機會,將有需要的人帶到耶穌基督面前。

我們對耶穌基督的信心,與我們如何回應別人的需要,是有直接關係的。

Categories: 一般消息, 靈修分享 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