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chive

Posts Tagged ‘馬太’

介入歷史的主

March 2nd, 2017 No comments

(摘自「爾道自建」01/09/2016靈修材料)

馬太福音一1-17

1 亞伯拉罕的後裔、大衛的子孫、耶穌基督的家譜.〔後裔子孫原文都作兒子下同〕 2 亞伯拉罕生以撒.以撒生雅各.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. 3 猶大從他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.法勒斯生希斯崙.希斯崙生亞蘭. 4 亞蘭生亞米拿達.亞米拿達生拿順.拿順生撒門. 5 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.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.俄備得生耶西. 6 耶西生大衛王。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. 7 所羅門生羅波安.羅波安生亞比雅.亞比雅生亞撒. 8 亞撒生約沙法.約沙法生約蘭.約蘭生烏西亞. 9 烏西亞生約坦.約坦生亞哈斯.亞哈斯生希西家. 10 希西家生瑪拿西.瑪拿西生亞們.亞們生約西亞. 11 百姓被遷到巴比倫的時候、約西亞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。 12 遷到巴比倫之後、耶哥尼雅生撒拉鐵.撒拉鐵生所羅巴伯. 13 所羅巴伯生亞比玉.亞比玉生以利亞敬.以利亞敬生亞所. 14 亞所生撒督.撒督生亞金.亞金生以律. 15 以律生以利亞撒.以利亞撒生馬但.馬但生雅各. 16 雅各生約瑟、就是馬利亞的丈夫.那稱為基督的耶穌、是從馬利亞生的。 17 這樣、從亞伯拉罕到大衛、共有十四代.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、也有十四代.從遷至巴比倫的時候到基督、又有十四代。

馬太福音第一章,基本上分兩部份,1-17節介紹耶穌基督的家譜,18-25節交代神對約瑟關於馬利亞懷孕的啟示。
馬太以『耶穌基督的家譜』作為全書的開始,應該不單是要指出這十七節是一個家譜,而是按著在創世記之中運用的表達方式 (創二4、五1),一方面帶出耶穌基督降生與上帝的創造計劃的關係,另一方面指出耶穌基督在以後歷史之中的發展。
這個家譜有兩個特別的地方:第一,馬太指出這家譜可以分成三個十四代,但這是他在第二組與第三組之間重複算了一代,這個計算將他希望帶出大衛國度歷史的重點顯示,因為十四正是希伯來文大衛名字字母的數值總和。在這國度歷史的家譜之中,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以色列歷史的大綱。從亞伯拉罕至大衛的第一個十四代,我們看到上帝介入在他們歷史當中,使祂的應許在困難之中得到成就;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第二個十四代,以色列人雖然有很興盛的開始,卻因為他們一步一步地離開神,以致走上亡國之路;從遷至巴比倫到基督的第三個十四代,我們看到他們在等候上帝的再次介入,直至耶穌基督的出現。
第二個特別之處,是這家譜中的五個女性名字,這些名字背後的故事,見證著上帝的同在。當以色列人在失敗、跌倒時,上帝仍然是引導著他們,給他們盼望。這個上帝與人同在的信息,正是馬太福音全書的一個重要主題。神的應許不會落空,神的使命,必要成全。
思想:我們接受了耶穌基督為救主的人,是否常常記得神是與我們同在呢? 求神使我們看到神在祂的恩典之中介入我們生命之中,責罰我們,幫助我們,拯救我們,也每日盼望神的更新。

Categories: 爾道自建, 靈修分享 Tags:

馬太六19-34

February 12th, 2013 No comments

無憂的人生

憂慮是最強力的殺手,這是眾多醫生及心理學家所得的清楚結論,而憂慮的基本狀態就是不斷重複地思想同一問題,而且憂慮是一個不容易處理的問題,甚至會有惡性循環,以至我們會憂慮自己會被憂慮所影響。如何才可以生活無憂?怎樣才可以有一個無憂的人生呢?

在馬太的登山寶訓的開始,耶穌宣告了8+1的福,但耶穌不單是宣告了福氣,也在下文之中,讓門徒知道,怎樣才可以實在地活出生命的福氣呢?在六19開始,耶穌將焦點轉到我們日常生活的需要之中。馬太六19-34基本上可以分為兩段: 19-24指出無憂生活的價值基礎,而25-34則指出這無憂人生的盼望和應用方向。

馬太六19-24使用了三個比喻性的教導,指出信徒應有的價值基礎。首先是財寶、第二是眼睛、最後是事奉。這三個比喻之中,眼睛的比喻是全段的中心,指出重點是我們的價值,需要看得清楚正確,而第一和第三個比喻,就是要說明什麼是正確價值的內容。

憂慮,通常是因為我們將一些不是必需的看成為必需的,將一些不重要的東西變為重要。

我們一般認為金錢是必須的,雖然不是萬能,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,因此我們都會非常著重在地上所可以積存的財富。但近年的經濟情況讓我們看到,這些積蓄真是可以在轉眼之間就失去,所以不但不可以提供保障,更增加我們的憂慮。

這不是說我們不應該積蓄,而是需要認真地知道,積蓄並不能解決我們的生活問題,積蓄不但不可以使我們生活無憂,甚至反而會加增我們的憂慮

為什麼我們不需要事奉金錢,為生活憂慮呢?在六26-30之中,用了兩個很簡單的例子,指出天父對我們的照顧。但在解釋和應用這段經文時,我們要小心,因為這裡不是叫我們不工作,而是要留意作甚麼?

天上的鳥,不是沒有工作,只是他們不需為食物而工作。其實雀鳥在自然界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,可以說是這世界繼續存留的重要元素,只是他們的作用,肯定不是在於如何努力為自己提供食糧。田野的草所穿上的,也不是他們生命之中的重點。

天父為天上的鳥提供食物,使他們可以作成雀鳥的本份,天父又為野地的草提供華麗的裝飾,使他們有尊嚴地作為被投到爐中的燃料。

這兩個例子向我們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,就是我們需要做我們應該做的事,工作的目標不應是讓自己有衣有食,而是在於成就天父要我們作成的工。

為什麼耶穌要這樣教導他的門徒呢?在馬太福音的整體信息中,指出門徒有一個基本的使命,並且我們在執行這使命時,可能會不能同時顧及自己生活上的需要。

人必有憂慮,但面對憂慮的解決方法,不是要完全沒有憂慮,而是要為真正值得我們關心的事情卦念。當我們專心於應該記掛的事,就不會有精神去為那不應記掛的事憂慮了。

耶穌在結束這段教導昤說: 『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』。因為只有這樣,我們才可以有一個真正無憂的人生。

Categories: 一般消息, 靈修分享 Tags:

馬太六1-18

February 9th, 2013 No comments

人都會比較上容易將注意力放在外在的表現中。以至我們在宗教生活之中,都將這些態度引入,以外在表現 作為自己或別人的評估指標。

在馬太福音六1-18之中,耶穌基督開宗明義地說:『你們要小心、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、故意叫他們看見.若是這樣、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 』(6:1) 這一節可以說是這段的總論。

有一個專門列舉聖經可能謬誤的網站,指出這段經文反映著耶穌基督的教訓可能是自相矛盾,因為 在五13-16之中,耶穌指出祂的門徒應該 是世上的鹽、是世上的光,特別在五16中,耶穌說:「你 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、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、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 父 (Mat 5:16 CU5)

但當我們仔細地觀察這兩段經文時,便會發現他們不是矛盾的,而是互相補足。在我們比較這兩句經文時,會發現一些重要的分別:

1. 在第五章,重點是「你們是. . 」、而第六章中是你們的行。雖然,我們是怎樣的人,就會按著我們的身份表現在行為之中,但這身份所表現的行為,是不能單以個別的事件來論斷的。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錯事,但我們不會因此認為自己,與及所有身邊的人,都是壞人,相反, 我們也不可以因為做了一,兩件好事,便將自己評定為好人。當耶穌基督說我們是世上的光,是指著我們整個人的生活表現。

2. 第二個重要的分別,是在六1之中,指出這有問題的行動是「故意」為別人看見而行的。我們要作鹽作光,是要使我們的整個生命改變,因著心意更新,以至在生活之中流露出基督的香氣,但故意顯在人前的善行,不是發自內心。而且在第五章之中,指出我們的見證是「不能隱藏的」,表示我們生活的見證,雖然不是為著叫別人看見,也必然地被人看到。

3. 第三個重要的分別,是結果的不同,在第六章之中,這些故意的善行,是要叫自己可可以得到人的稱讚,而在第五章之中,我們的光照在人前,所得到的是別人將榮耀歸給天父。

綜合以上的比較,我們可以說,雖然我們的善不行在人前,刻意地讓人知道,但我們在當中所擁有的生命素質,就好像那造在山上的城一樣,是不能被隱藏的。隱藏的善、卻會彰顯出不能隱藏的光。真正榮耀神的見證,是一個有恆常地成長,活出基督香氣的生命,而不是一些只是偶然作出的行為。

耶穌基督在這總論之後,列舉了三方面的宗教行為作例子,教導我們這個道理。在當中,有兩個我們應該學習的重點:

1. 在這三個行動之中,都強調天父會在暗中察看,而且必定報答。這反映一個基督教信仰之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,就是我們對神國度的盼望,使徒保羅在林前十五32 說:「若死人不復活、我們就喫喫喝喝罷.因為明天要死了」(1Co 15:32)。因此,若沒有永生的盼望,得到別人的稱讚和欣賞,在人生之中就成為重要的價值,但若我們有永生的盼望,我們就要看重將來的、存到永恆的賞賜。

2. 這三個要隱藏的善行,也指出我們與神的關係,是必須有一定程度的私人性,特別在禱告和禁食上,更加明顯。在教會中,我們都很看重一齊聚集的時間,因為在這些時間之中,我們可以有相交和學習,但我們和神的關係不能單單建立在這些群體性的活動之中,我們需要與神獨處的時間,這樣才可以真正看到神在我們身上的引領。在過去事奉的經驗之中,有時會看到一些人,曾經在教會之中很熱心事奉,但到了另一個處境就變成對神很冷淡,其中一個因素,是他在熱心事奉之中,只是有在群體之中的團契,到了別的處境,這個群體相交的處境不再一樣,就改變了他的整個信仰表現。這是因為這樣的信仰缺少了個人與神的關係。

耶穌說:『你們要小心、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、故意叫他們看見.若是這樣、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 』,願我們的生命都建立在穗固的根基之上,個人與神有緊密的關係,以至在生命中榮耀神。隱藏的善、卻會彰顯出不能隱藏的光。

Categories: 一般消息, 靈修分享 Tags:

馬太福音五13-48

February 1st, 2013 No comments

勝過法利賽人的義

耶穌基督來,宣告天國臨近:這個天國是怎樣的,我們這些因為相信耶穌而有天國盼望的人,應該有怎樣的價值呢?

我們對義的觀念,往往都是以行為表現為主要的標準。在往來長洲的小輪上,不同的規則播音長達五分鐘,正反映著這種對規則的重視。我們受著這樣的法利賽人的義影響, 守規則,成為了我們義的標準,也是我們對人判斷的準則。

耶穌基督在登山寶訓中對我們的教導說,我們的義若不勝過法利賽人的義,斷不能進天國。這勝過法利賽人的義,有什麼特點呢?

在五21-47之中,耶穌以六個對比,說明什麼是 勝過法利賽人的義

1. 對人的公平
2. 對人的尊重
3. 對關係持守
4. 真誠
5. 甘願地受逼迫,不自己伸冤
6. 不分界限的愛

當中,我們可以看到,傳統之中義的觀念,是以行為守則為重點: 指出「不可怎樣」,「應該怎樣」,能夠按照這些規則生活,就是法利賽人的義 了。

當我們看自己時,可能會發現,自己都有很強的法利賽人的義的態度。

有人認為耶穌在這裡是給人一套更高的標準,要求我們守更加嚴格的規則,若是這樣,就沒有人能成為天國的子民。

耶穌基督卻在這裡指出,真正的義是從心裡發出的,外在行為的守則可以被人遵守,但內心的態度是沒有人可以確實地執行的。

彌迦六8已經有很清楚的提醒: 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(或謹慎的心),與神同行。重點不是我們做什麼,而是我們存怎樣的心態。

我們在一般的情況之中,都不會在計畫的行為中犯罪,或是存心行惡,我們犯罪,最常見的,是因為遇到一些未有預計的事情,在即時的回應之中,流露了那藏在心中的態度。

因此,聖經也在箴言中提醒我們,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,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。 (箴言 4:23 CUNP)

耶穌挑戰我們,說「所以你們要完全,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。」但我們都知道,我們在這世上生活,以我們自己的本性,是沒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完全。但這並不是說,我們不需要向著這個目標進發。

我們更不能像法利賽人一樣,以為自己守了一些規則,就已經是義人,甚至是自義地睇低沒有像我們一樣守這些規則的人。

我們需要謙卑地在神面前生活,明白自己的有限,將天父完全的義,放在人生的價值,作為追求的目標。

我們不是與別人比較,而是要作為這完全的天父的兒女,在地上作祂的代表。

Categories: 一般消息, 靈修分享 Tags:

馬太福音五3-12

January 21st, 2013 2 comments

主題: 建基於盼望之中的福,在生活之中彰顯出來,成為幫助人的見證。
 
我們對幸福的定義和想法,引導著我們生活的取向。在香港,我們可能受到地少人多的事實影響,以至我們常將幸福的理想建立在樓宇,以為有屋就可以有幸福,也因為要達到這個目標,付上沉重的代價。但真正的幸福是什麼呢?

耶穌在馬太福音所記載的登山寶訓之中,一開始就為「福」作出定義,並挑戰我們要為這福氣而活。

5:3 虛心的人有福了.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
5:4 哀慟的人有福了.因為他們必得安慰。
5:5 溫柔的人有福了.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。
5:6 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.因為他們必得飽足。
5:7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.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
5:8 清心的人有福了.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。
5: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.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。
5:10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.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
5:11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、逼迫你們、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、你們就有福了。
5:12 應當歡喜快樂.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.在你們以前的先知、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。
 
在這八福之中,第一和第八福是對稱的,而且同時是以末世盼望作為焦點。雖然「虛心」可以是描述一種品格,但因為在結構上相對著第八福的「為義受逼迫」,所以應該是比較被動的,描述人的處境或狀態,指屬靈的盼望未得到滿足。從這對比可見八福的焦點是在於盼望,在現在不理想的處境之中,耶穌指出我們有天國的盼望。

第2-4福的內容應該仍是處境性。

「哀慟」,在沒有進一步的描述之下,應該是指任何的悲傷經歷,這正是神福音的工作,使我們在患難之中可以得著安慰。

「溫柔」表面上可以是指一種品格,但承受地土的應許,使人聯想詩篇卅七篇的信息,指那些面對不公平但又無能力為自己爭取的人,但在耶穌的福音之中,這不公平將會得到扭轉。

「饑渴慕義」,從個人的義的觀點上也可以是正面的品格,但這裡更可能是指社會上的義,反映著人看不到社會之中有公義,在天國臨到時,我們對這義的渴望將會得到滿足。

相對著第2-4福的處境性,第5-7福的內容卻是反映著品格的素質。

「憐恤人的」與「使人和睦」的都是描寫我們對別人的服侍,將恩惠與平安帶到人當中。這些不單是一些對人的態度,而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行動。

「清心」比較強調個人的素質,但也是要在行為之中展示出來,清潔的心若沒有聖潔的手,是沒有意義的。

從這八福中間分為兩組的福氣,可見在耶穌基督的福音中,信仰中的末世盼望,與生命中的聖潔生活,是不可分開的,反而是相輔相承,互相連結的。

耶穌並沒有停在八福,而是將這八福的原則,藉著第九個福的宣告,讓我們更直接地看到我們在作為耶穌基督的代表的身份。
 
天國的福,一方面是盼望上帝介入我們的處境之中,幫助我們能夠面對逆境,另一方面,是讓我們在這盼望之中,活出勝過逆境的生活。

有一首英文的短歌將八/九福的意義表現出來:

Happiness is to know the savior,
Living a life, that’s worth the living,
Taking a trip that leads to heaven,
Happiness is the Lord.
認識救主就得真快樂,
在主愛裏過甜美生活,
行為改變已遠離罪惡,
主使我得快樂。
有新生命就得真快樂,
救主與我更親密諧和,
祂的救恩竟也臨到我,
主使我得快樂。
 
真正的福氣,不是得到什麼利益,而是能夠作為上帝在這世代之中的代表,在這世上作鹽作光。
 
使徒保羅的見證也是這樣:

不但如此,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,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。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,看作糞土,為要得著基督;          並且得以在他裏面,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,乃是有信基督的義,就是因信上帝而來的義,          使我認識基督,曉得他復活的大能,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,效法他的死,( 腓立比書 3:8-10)

有福的人生,就是知道自己是走在上帝的旨意之中,有使命,有方向。

我們是否確信,無論我們我境況如何,神所應許的福必可以幫助我們。

我們是否認定,在主裡追求活出美好的品格,是蒙福的途徑。

我們是否願意委身,叫我們所得的福,不但自己經歷到,也求神藉我們使多人得福。

Categories: 一般消息, 靈修分享 Tags: